3Q中文网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三百四十六章 结束了

第三百四十六章 结束了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隋帝国风云 !

    从善阳方向北上长城,并不只有经白狼塞至云内这一条路,但这条路历史悠久,宽阔坚固,平坦易行,自古便是代北境内的战略通道,为世人所熟知,为兵家所必争。

    代北广袤,地形复杂,崇山峻岭中,小路间道甚多,只是路途艰险,需要翻山越岭。对军队来说,取道小路,不但所耗时间多,缺乏安全,还不利于粮草辎重的运输,所以大军团作战,向来不会选择小路间道。

    由白狼塞西北而上,便有一条长约两百余里的小道通往武周山的武州塞。

    由武州塞西北而去,便是长城杀虎口要隘,过了长城,遂可直奔定襄郡,由白道要隘抵达阴山南麓,所以杀虎口、武州塞都是代北军事要地。之前代北军全线后撤时,代北军统帅王仁恭曾要求镇戍定襄郡的军队由此路撤回,但定襄郡的军队直接渡河去了榆林。由于杀虎口、武州塞的镇戍力量不足,根本抵挡不住北虏大军,遂奉命撤离。这支军队的撤退路线,便是由武州塞直接撤回善阳城。王仁恭要求代北军民坚壁清野,其中便包括对道路的破坏。这支军队在撤退过程中,也对这条道路进行了破坏,但因为人手有限,局势又特别危急,破坏程度十分有限。

    赵德言在北虏大军撤离雁门时,便已预感到突厥人在深陷帝国大军的包围后,强行突围的难度非常大,白狼塞战场有可能成为北虏的坟墓。迫于生存危机,赵德言遂想方设法寻找突围之路,而他的第一个选择就是探查连接白狼塞和武州塞的这条小道是否通畅,结果他派出探路的亲信卫士们激动地告诉他,这条小道畅通无阻。虽局部地方被帝国士兵破坏了,但只要稍加修缮,即可通行。

    赵德言并没有马上把这条突围之路告诉莫贺咄设。献计需要时机,若时机恰当,便能把自身价值最大化,把功劳最大化,而更重要的是,可以就此赢得突厥人的信任和器重,这才是赵德言所需要的。

    现在,今夜。九月二十二夜,在突厥人即将陷入彻底的绝望,在北虏大军即将走向全面崩溃之刻,正是他献计的最佳时机,正是他挽狂澜于即倒之时。

    二十三日凌晨。始毕可汗接到了莫贺咄设十万火急的报讯,找到了突围之路。突厥人在生死悬于一线。千钧一发之刻,绝处逢生。

    始毕可汗大喜,命令莫贺咄设即刻派出一支精锐军队先行开道,确定突围之路是通畅的,是安全的。至此危急关头,容不得丝毫的差错。大军被包围在白狼塞下。固然有覆灭之危,但一旦深陷在崇山峻岭的小道中,进退失据,则覆灭得更快。

    覆灭危机导致的悲观和绝望情绪正在突厥统帅们中间蔓延和扩散。谁也不敢保证此刻的诸军统帅们为了自身利益,就没有与帝国军队秘密接触甚至暗中背叛投降的,所以始毕可汗现在疑心重重,谁也不敢相信,但他绝对相信自己一母所生的兄弟。

    始毕可汗授权莫贺咄设,全权负责大军撤退计策的拟制和实施,力争最大程度的保全军队和突厥人的实力,但在没有正式实施之前,要绝对保密。

    不待始毕可汗下令,莫贺咄设就已经派出了一支精锐之师由小道狂奔武州塞。莫贺咄设命令其统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并在前进过程中每隔三十里便留下快马和信使,以便把选锋军安全抵达武州塞的消息以最短时间和最快速度传递回来,给主力大军的撤退赢得更多时间。

    九月二十三日,决战各战场上,双方最高统帅都亲临最前线督战,双方各级军官都身先士卒拼杀在第一线,双方士兵酣呼鏖战,浴血搏杀,誓死不退,战况异常惨烈。

    战局陷入僵持,双方的伤亡亦与日俱增,但双方最高统帅就像失去了理智的魔鬼,就像疯狂了的阿修罗,完全无视成千上万条鲜活的生命,只顾杀戮,血腥杀戮。

    突厥人在生死存亡之刻,爆发出了全部的潜能。二十四日上午,莫贺咄设接到了从武州塞传回来的消息,小道畅通、安全,且武州塞始终控制在自己人的手上,通往杀虎口长城要隘的路也是畅通安全的,主力大军可以即刻撤离。

    莫贺咄设激动不已,当即下令实施撤退之策,他一边把这个惊人的好消息告诉始毕可汗和诸军统帅们,一边依照始毕可汗的授权,开始调整攻防部署,力争在掩护始毕可汗和主力大军撤向武州塞的同时,竭尽全力阻挡帝国军队的攻击,以便最大程度的保全军队,保全突厥人的实力。

    二十四日下午,始毕可汗遣使赶赴鹅毛水,把主力大军将于当夜撤往武州塞的消息告诉了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始毕可汗命令阿史那咄栗,未来两天内,继续保持对鹅毛口的攻击,以掩护主力大军从间道撤离,并火速告知云内守军,不惜代价坚守云内城,在确保主力大军从武州塞、杀虎口一线撤出长城的同时,亦要确保俟利弗设的麾下大军可以及时、安全地撤回云内,再从云内方向直接撤出长城。

    阿史那咄栗惊喜交集,天不绝突厥,谁能想到关键时刻,突厥人竟能寻到一条逃生之路。他十万火急传令云内,不惜一切代价坚守云内,战局正在发生惊天逆转,突厥人即将安全返回大漠。

    二十四日下午,莫贺咄设以始毕可汗的名义,致书帝国皇帝,作出色厉荏苒之态,要与帝国皇帝做最后的决战,为此他向帝国皇帝提出建议,二十四日入暮之后,双方停战六个时辰,以便其调整部署,把主力全部集中到一起,然后握紧拳头,凝聚力量,决一死战。

    帝国皇帝对突厥人的挑衅嗤之以鼻。根本不予理睬,不过从这封信里他看到了始毕可汗的绝望,北虏支撑不住了,胜利就在眼前。帝国皇帝下令,所有帝国将士,中土鹰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勇气,继续进攻,日夜进攻,把北虏拖垮打垮。以一场辉煌的空前胜利来告慰阵亡的将士,书写新的历史。

    关键时刻,帝国皇帝慷慨大方,向决战战场上的帝国将士郑重承诺,胜利后。升官加爵,并赐以物质上的重赏。而阵亡者。其家眷亦能获得丰厚抚恤。帝国皇帝还向决战战场上的所有民夫杂役郑重承诺,胜利后,不但给予他们丰厚赏赐,还免除他们数年的赋税和徭役。他的要求只有一个,进攻,进攻。摧毁北虏,斩尽杀绝。

    入暮之后,白狼塞战场突生异变。

    攻打白狼隘口的北虏大军忽然停止了攻击,并缓缓后撤。一直撤到了黄花堆。

    攻打神武川的北虏大军也停止了攻击,其中实施正面攻击的军队撤回到了金沙滩,而“夹”在帝国西京大军和北平军队之间的北虏康鞘利部,也撤出了战场,退回到了金沙滩。

    北虏这一异乎寻常的“动作”,目的何在?是表明他们放弃攻击白狼塞,放弃从白狼要塞突围,还是另有原因?难道始毕可汗与帝国皇帝已经达成了议和约定?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却依旧在猛攻鹅毛口,并没有停止攻击,这又是为什么?

    东北道大使、左御卫大将军、涿郡留守薛世雄,东北道副大使、虎贲郎将伽蓝,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辽东留守杨恭仁,东北道五大主力军团的统帅面对战局的突然变化,紧急会见磋商。

    皇帝是不是与突厥人议和了?始终与皇帝保持密切联系的薛世雄、伽蓝均一口否决,绝无可能,皇帝绝无可能在胜券在握的大好局面下与北虏议和。

    “既然如此,那么北虏此举只有一个可能,他们找到了突围之路。”李景语出惊人。

    李景曾在先帝仁寿中期,检校代州总管,代理过一段时间的代北军统帅,对代北军事非常了解。之前他对北虏的异常举动已经有所怀疑,现在薛世雄和伽蓝都非常肯定地否决了皇帝与北虏议和的可能,那么他愈发相信自己的猜测。

    李景在地图上标注出了一条由金沙滩方向西北而上,由崇山峻岭间直达武州塞的小道。这条小道在军事地图上并不存在,原因很简单,它爬山涉水,路途艰险,没有军事价值,既不能纵马飞驰,亦不能运输辎重,就算步兵可以负重前进,但所耗时间又太长,所以它的功能也仅仅就是给普通平民提供出行的便利。

    “滑公何以知晓这条小道?”杨恭仁吃惊地问道。

    李景手指地图上的长城,然后经武州塞缓缓划到太原,“紧急情况下,这条小道颇具价值。北虏若由白道、参合陉方向入侵,其首要攻击目标便是长城杀虎口要隘和武州塞,所以这条小道在关键时刻,不但是一条传递讯息的捷径,也是镇戍军安全撤离的生命通道。”

    李景说到这里,转头望向了神情严肃的伽蓝,“将军在选择白狼塞作为决战战场的时候,是否知晓这条小道?”

    伽蓝点了点头,“某攻占白狼塞后,曾遣斥候四下打探过。斥候发现了这条小道,但回报说,它遭到了破坏,若要使用就必须花费时间进行整修。”接着他一拳砸到了案几上,懊悔万分,“这是某的错。某在白狼塞与阿史那咄栗和康鞘利打了近一个月,竟没有想到,不论是阿史那咄栗还是康鞘利,都有足够时间派人去整修这条小道。”

    百密一疏,胜券在握的战局,突然逆转了。

    然而,薛世雄、杨恭仁和李景的严峻表情上,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懊悔,相反,倒有一种饱受痛苦折磨后突然解脱的愉悦和轻松。

    这场决战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全歼北虏,创造历史,建下盖世武功,还是予敌以重创,确保北疆边陲的长期稳定?若是前一个目的,那么皇帝便失去了理智,因为全歼北虏大军后,大漠诸虏势必陷入混战,而帝国在北疆镇戍军损失殆尽后。亦无法对大漠诸虏形成威慑,这必将给北疆安全乃至中土的安全带来难以想象的祸患。若是后一个目的,那已经达成了,决战没有必要再打下去,可以结束了,但无人敢在这种大好局面下劝谏皇帝结束决战。北虏打了皇帝的“脸”,这个耻辱要雪洗,北虏打了中土的“脸”,这个耻辱更要雪洗,而在帝国大军胜券在握的情况下。劝谏皇帝结束决战,等同于打皇帝的脸,打中土的脸,等同于背叛皇帝背叛中土,纯粹是自寻死路。

    战局逆转。当务之急是寻求对策,但东北道五大军团已失去了反击之力。燕北军损失过半。幽州军、北平军损失惨重。辽东、辽西两大军团虽然来得最迟,却遭遇了决战最强之风暴,在北虏主力大军狂风暴雨般的猛烈攻击下,亦是损失惨重。现在的东北道大军,坚守白狼塞可以,若主动杀出去反击。等同自杀。再说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还在猛攻鹅毛口,对白狼塞形成了牵制,即便皇帝下令东北道大军展开反击,真正有能力去攻击的也只有李景的北平军。但损失惨重精疲力竭的北平军又能坚持多久?

    帐内陷入长久的沉默。此时此刻,不拿主意比拿主意安全,因为南北决战接下来怎么打,还打不打,都已经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

    “伽蓝,计将何出?”

    杨恭仁考虑再三,还是把难题抛开了伽蓝。今日的伽蓝,在皇帝面前“大红大紫”,是帝国集万宠于一身的新贵,如此难题,也唯有他方可解决。

    伽蓝暗自叹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是为政治服务,在政治目的达成之后,单纯追求军事上的胜利已没有意义,甚至会产生反作用,会把千辛万苦达成的政治目的彻底摧毁。决战何时结束?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伽蓝,但今天,他终于找到了答案。

    “如果北虏当真寻到了那条逃生的小道,那么,决战结束了。”伽蓝郑重说道,“我们坚守了白狼塞,我们完成了决战,我们赢得了辉煌的胜利,而导致全歼北虏之策功亏一篑的责任,由某一力承当。”

    薛世雄抚须而笑,欣慰不已。这个疯狂的阿修罗,终于停下了杀戮的脚步。

    李景微微一笑,轻轻鼓掌,“善!善!善!”

    杨恭仁望着高大挺拔的伽蓝,心中蓦然一酸,泪水悄然盈满眼眶,“大人,你在天之灵若能看到伽蓝,便再也无须半夜落泪,独自承担那份锥心的苦痛了。”

    伽蓝飞速草拟了奏章。薛世雄、李景和杨恭仁先后审阅,均未提出意见。

    伽蓝急奏皇帝,详禀白狼塞军情,并作出北虏可能由间道撤离的推测。依据这一推测,伽蓝详尽分析和推衍了决战战局,认为帝国大军已不可能实现全歼北虏之目的,决战结束了。胜利唾手可得之际,却功亏一篑,这个责任,伽蓝愿一力承当。

    裴世矩率先看到这份密奏,再联想到之前始毕可汗曾要求停战六个时辰,裴世矩基本可以断定,伽蓝的推测是可信的,而伽蓝在关键时刻力谏皇帝结束决战,这份但胆识和勇气令人敬佩。

    “这个无法无天的小子,终于长大了,懂事了。”

    皇帝看完奏章,面色阴沉,久久不语。

    决战结束了,杀戮结束了,一个多月的噩梦结束了。一个多月前,他需要一场辉煌的胜利,需要一个可以帮助他重建权威的武功,更需要一个可以满足他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南北局势,现在,他的这些愿望全部实现了。虽然,美中不足的是未能全歼北虏,但全歼北虏的军事胜利,与这场决战所要实现的政治目的却背道而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世上的事向来没有十全十美。

    “诏令薛世雄、伽蓝、李景、杨恭仁,继续坚守白狼塞。”

    “诏令杨暕、杨侗、杨义臣,并宇文述、来护儿等卫府诸将,不惜一切代价,向北虏展开攻击。”

    皇帝望着裴世矩,目露疲惫之色,“朕本想见见他,现在……”

    “他还年轻,路还很长,还需要时间的锤炼。”裴世矩笑道,“对一个年轻的将军来说,有什么比圣主的信任更重要?”

    皇帝摇摇头,低声叹息,“结束了,终于结束了。”

    “爱卿,准备一下,回东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