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正德王朝 > 第二十八章 心中早已得悟彻

第二十八章 心中早已得悟彻

作者:五月天的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正德王朝 !

    内行厂的建立,刘瑾出力甚多,不过最后摘果子的,却不是老刘,而是陈敬。

    三小虎之一的陈敬,现年二十八岁,原来的职位,是内承运库掌印太监。内行厂挂牌之后,他的新职位,是内行厂提督太监,跟刘瑾的内行厂掌印太监并立。

    刘瑾能够随意抓人,最关键的臂助,是两个人,一文一武。文将是吏部尚书张彩,专门为他提供抓人的证据;武将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石文义,是抓人的强力工具。

    石文兴有个副手,是指挥同知高得林,也是勋贵出身。因为石文义经常跟着刘瑾到处抓人,不理卫中事务。高得林就独当大任,将锦衣卫的大小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

    在明朝的锦衣卫组织中,皇帝是最直接的发号施令者,秉承皇帝旨意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就是刘瑾刘老大。

    锦衣卫只听从这两个人的号令,其他任何人,都管不到他们。

    而在组织之内,正三品的都指挥使是最高领导,副手是两位指挥同知,再下面,就是两位指挥佥事,南、北镇抚使,以及十四所千户等等。

    这一日,高得林大清早就进了西江米巷旁的官衙,准备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

    刚走到锦衣卫经历司的小楼拐角处,就见到一个青年太监正站在那儿,笑盈盈地望着自己。高同知断定自己没有见过此人,便上前行了个平辈礼,问道:“不知公公有何见教?”

    在锦衣卫里呆久了的人,遇到太监,第一个反应都是装孙子,高同知也不例外。

    这青年太监长相普通,脾气也很温和,还了个礼,回道:“可是高同知当面?”

    高得林道:“不敢当,正是在下。”

    青年太监笑了笑:“我是内行厂的陈敬。”

    高得林吓了一跳,赶紧跪下,叩了个头,连声道:“不知是陈提督当面,小人给您老问安了。”

    陈敬伸出手,把高同知扶了起来,微笑道:“我受圣上重托,执掌内行厂,听闻高同知断案如神,特来拜会。”

    高得林见对方官爵虽高,却态度诚恳,口气也很平和,不由得心生好感,说道:“提督大人只管问,小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陈敬深思了一会儿,方才说道:“那就劳烦高同知先将衙门里的事处置了,然后跟我一起面圣去。”

    面圣?高得林心里开始打鼓,这是要对付石文义,还是要整治刘公公?在血流成河的锦衣卫浸泡了数十年的高同知,早就修炼成精。正史之中,刘老大和石文义都被杀了,他这个阉党的干将,居然毫发未伤,继续执掌锦衣卫的大小事务,侍候钱宁。

    陈敬的用意,高同知一清二楚:皇帝这是在给刘老大设套呢,看来今后的内行厂,有得热闹可看了。

    不过他肯定没有傻到去替老刘死忠,锦衣卫里混出来的人,能有几个是蠢材?

    内行厂的人员,都是从锦衣卫里抽选的,还有些来自东厂和西厂,个个都是特务精英,办案能力超强,若是陈公公掌握了大权,老刘的日子,可就不太好过了。

    也许有人就会问了,陈敬想抓权,关高得林什么事,而且还要拉他去面圣?

    其实很简单,高得林是大明第一特务头子,实际权势还在石文义之上,朱寿不把这种人划到陈敬的名下,那还能选谁?不过陈敬年轻,如果朱寿不出面,恐怕镇不住高同知这种老狐狸。…。

    这一点,朱寿明白,陈敬明白,高得林同样明白,同知大人甚至不用考虑,就把宝押到了皇帝的身上。

    朱寿的政治初中上得很艰苦,除了张太后,他的身边,几乎没有可以信任的人。

    八虎是虎,可以打骂调教,不过若是真让他们得了势,自己这条龙也不见得能控制,唐朝的历史教训,可是摆在那儿的。文官们是狼,可以任意蹂躏,但是狼群一涌而上的时候,是龙,也得给它们盘着,然后被活生生的咬死,崇祯那倒霉的孩子就是例子。

    因此他在内行厂成立之后,就决定把这个组织调教成第二个值得信任的东西。

    刘老大的督公野望,注定是要落空的,内行厂成立之后,所办的两个大案,不仅都跟他毫无关系,而且还狠狠地打了他两记耳光。

    第一个大案,是雍泰、马文升和刘大夏三人案。

    雍泰,就是前文曾经说过的那个操江总督,负责帮朱寿整顿江南水军,剿灭安徽水贼的。他本来是刘瑾的老乡,但是却完全不给老刘面子,因此刘老大非常恨他。

    正德三年七月的时候,老刘就将雍泰从操江总督的实权位置,弄到南京户部去当了喝茶尚书。但是这样还不解恨,到了八月初,老刘又向朱寿讨来一道圣旨,令雍泰马上滚回老家养老。

    雍泰没有什么特殊本事,打仗的本领也不算很高,朱寿对这人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因此就同意了刘瑾的请求。

    但这不过是老刘的第一步计谋,三日之后,一道奏折上来了:马文升、刘大夏欺君罔上,推荐雍泰为官,实乃罪大恶极。

    朱寿怒瞪了老刘一眼:他娘的,你挖了个坑让朕跳,其心可诛!

    雍泰是朱寿同意罢免的,罪名是刘瑾制定的,既然有罪,那么推荐他上位的马、刘两人,按大明的律法,也是有罪的!这就叫株连。

    朱寿如果不想自己打自己的脸,那么就得同意老刘的做法,将马、刘、雍三人打倒在地,然后再踩上几脚。

    马文升和刘大夏虽然也不是什么讨喜的货色,尤其是老马,在朝为官时,还经常教育朱寿,倚老卖老,最后被朱寿踢回了家。

    但这两人都是大明的文官领袖,门生无数,刘瑾要是把他们往死里整,那就是捅了一个马蜂窝,而替他挡马蜂的,只能是朱寿。

    被权力迷惑了心智的老刘,早就想搞死马文升和刘大夏,现在他有能力了,自然不愿意放过这两人。至于朱寿的想法,说实话,老刘在某些时候,真的有点不太注重皇帝的感受。

    “宣,马刘雍一案,交由内行厂陈敬查处。”看着得意忘形的老刘,朱寿决定狠狠地打这老小子的脸。

    刘瑾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看着幸灾乐祸的张提督等太监大佬,满脸沮丧。

    陈敬是三小虎之一,深受朱寿的宠信,他肯定不会卖面子给老刘,因此案子查了一天,就水落石出:雍泰的确有过,不过马、刘两人,却是无责。

    不过陈敬也没有揭发老刘耍的猫腻,只是建议:除去雍泰的功名,削籍为民。

    正史中一场惊天大案,被陈敬三两下,就摆平得烟消云散。

    但是老刘并没有放弃,因为广西岑猛送来了很重的贿赂,让他搞掉刘大夏和前南京刑部尚书潘蕃,并把田州重新置入自己的统治。…。

    案子到了这儿,就成了连环案了,个中情形错综复杂,要想理清,还得从岑猛这个人开始说起。

    岑猛,是原广西田州同知、土司岑溥的次子,弘治九年(1496年),岑溥废长立幼,舍弃了岑猇。弘治十二年(1499年),岑猇夺位,后来又被黄骥等所杀。岑猇死后,岑猛一直没有得到明朝的正式承认,这对于岑氏土司的脸面来说,无疑是一种污辱。

    但是明朝的文官们才不会管这种小事情呢,弘治末年,潘蕃督抚两广的时候,命令岑猛换个地方当土皇帝,好把田州这个地儿空出来。岑猛当然不愿意了,于是双方就开片儿。

    知府谢湖被岑猛打得受不了,就开始应付了事。潘蕃知道这事之后,就跟顶头上司刘大夏商量,将谢湖按大明律法,关进了锦衣卫的诏狱。

    锦衣卫那是刘老大的地盘啊,于是潘蕃亲自把自己的短处,送到了刘老大手里。

    刘瑾早就想整治刘大夏和潘蕃,就逼迫谢湖牵扯两人出来,谢湖就供出了韦经和毛锐这两个上司。韦经也不是什么硬汉子,被抓进诏狱后,就扯出了最上面的刘大夏。

    这下子,整个脉络都清楚了,潘蕃不能安抚岑猛,致边境糜烂,因此有罪!而刘大夏不能管住潘蕃,同样有罪!

    一段几年前的公案,将潘蕃和刘大夏送进了诏狱。

    在明朝,刘大夏算是决策失误,不过他这个责任要是放到后世,不过就是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民族纠纷案。

    因此都御史屠滽向刘瑾进言:“大夏不宜深罪。”

    老刘大怒,骂道:“即不死,可无戍耶!”

    这下连陈敬也摆不平了,因为刘、潘两人的罪证,非常清楚,朱寿只好抚平各方:刘、潘两人,谪戍肃州!升土司岑猛为广西田州同知。

    陈敬私下对朱寿说:刘瑾一定要搞死刘大夏,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焦芳告诉他,刘大夏家里有数万两金银!

    李东阳这条毒蛇也进言:岑猛又没有真的叛变,只是打了两场而已,刘大夏的指挥失误,算不上大罪。

    朱寿大怒:这条被金银迷了眼的老狗!

    气愤之余,他把刘瑾原拟的“发配广西”,改成了“谪戍肃州”。广西是岑猛的地盘,送两人到那儿,不就是送他们去死吗?肃州是朱寿的专用文官发配地,那儿有很多失意的文官,还可以发挥一下余热,替他挡挡吐鲁番。

    刘大夏离开京师的那天,全京城的文官和百姓们都去送行,连商人都罢了市,大家都希望这个倒霉蛋能够生还。

    朱寿听到这种情况,就对刘瑾说道:“孰奸?孰忠?”

    老刘只得低头不语。

    *****************

    下一个案子更加精彩,朱寿的成长,离不开兄弟们的支持,顺手用你们的票票砸死我:)阿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