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正德王朝 > 第四十章 政治要有底线

第四十章 政治要有底线

作者:五月天的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正德王朝 !

    每个政治人物都不是完美的,陈金也不例外。

    他的政治才能很高,军事素养也不错,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骄狂自大。

    高富帅出身的家伙,通常都有这个缺点,有些人掩藏得好,有些人伪装得差,陈金就属于伪装不下去的那种。

    前文我们说过,周玺受张提督指使,弹劾陈金。但陈金也有人撑腰啊,至少李东阳肯定会为他说好话,于是朱厚照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不过张永岂是好相与的?连环招数一招接一招,打得陈金无法抵挡,而当时李东阳和杨一清都被刘瑾盯上了,无力支援他。

    于是陈金只好投降:我老娘病重,麻烦你放过我,让我滚回乡下呆着。

    张提督坚决不同意:老子打你脸还没打够,你得跪地求饶。

    我们都知道,张永的性格,极为暴虐,是连刘瑾刘老大都敢打的主儿,不打到陈金跪地求饶,那是不行的。

    他这个性格,在不久之后,就送了得力小打手周玺的老命。而周玺的死,也促使了他搞死刘老大的决心,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总之,性格决定命运。

    张永、周玺、陈金、刘瑾,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正德五年那个决出胜负的晚上到来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陈金走投无路,在正德元年末,终于缴械投降,倒向了张提督的怀抱。

    不久,他就被任命为右副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去平定马平、洛容的僮族民变。

    陈总督斗不过张提督,但收拾叛乱的僮族,却是手到擒来。他率领总兵官毛锐和十三万大明将士,镇压了僮族的异己分子,并因功升为左都御史。

    打仗的时候,一切都还好说,毕竟陈总督的军事才能,那是实打实的。

    但打完仗了,陈总督就抓了瞎,他狂妄自大的认为:苗民都是愚蠢的。

    话说写到此处,不由想起了某朝的民族政策,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苗民不产切糕,但是喜欢鱼、盐,于是陈金就说:我们可以用切糕,哦,不,鱼盐来控制苗民们啊。

    于是朝庭果然同意了他的说法,让汉人和苗民互相交易,期待民族和谐,共同开发大西南。

    朝庭诸公这种拍脑袋的做法,引起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苗民觉得正常贸易不过瘾,他们想抢更多的东西,反正汉人们善良嘛,善良就好欺负,老子要用一斤切糕,哦,又错了,是山货,来换取十六万鱼盐!

    汉人百姓们又不是傻子,当然是坚决不同意这种强卖强买的做法了,于是苗民们就愤怒了:你们这是破坏民族团结!破坏民族团结的人,都得杀。

    于是在永通峡一带,无数苗民团结起来,杀了许多破坏民族团结的汉族平民百姓。

    朝庭诸公这下知道政策错了,不过朝庭的脸面重要啊,不就死了几个平民百姓么,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苗民们又没造反,于是就强行压下了这次民族仇杀。

    浔州百姓把这事记在心里,他们不敢骂皇帝和阁老们,就作了一首歌:“永通不通,来葬江中,谁其作者?噫,陈公!”

    意思就是一句话:陈金是个祸国殃民的王八蛋。

    这事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陈金在广西呆不下去了,怎么办呢?他的恩公张提督就发话了:既然广西不好呆,那就回南京坐几年冷板凳,等事态平息了,我再给你想办法。…。

    从广西边疆,调到十里秦淮的繁华之地,哪有那么容易?首先要有空位,其次要跟对老大,最后是要有银子,三者缺一不可。

    正德二年末,南京户部尚书这个冷板凳告缺,张永这个老大也得力,私下里跟刘瑾做了交易,替陈金争到了这个位置。

    如果是从前,按理说陈金就可以走马上任了,但如今形势不对了啊,王昭妃等着收钱呢。

    皇帝最宠爱的小老婆的钱,谁敢欠着?刘老大也不敢啊。

    于是陈金只好掏钱出来,捏着鼻子,交给王昭妃的一位远房表亲,心里暗骂:“狗x的小妾!”

    问题在这儿就出来了。

    我们都知道,政治人物的一言一行,可能瞒得了平头老百姓,但绝对瞒不了中央高层。

    如果说张永和刘瑾的私下交易还算正常的话,那陈金的买官行为,就已经触及了大明朝庭的政治底线。

    这是李东阳等人绝对不能容忍的。

    每一个朝代,无论古今,都有它的若干条政治底线。

    在前文曾经说过,朱寿想整顿京师团营,把那十几万将士,当作是大明武学院的士兵培养场,但是他的行为,遭到了太监集团和文官集团的一致抵抗,就是因为他触及了大明王朝的一条政治底线:不能培养新的势力集团。

    这是太监集团和文官集团之间的潜规则,功勋集团已经成为了附庸和历史,就不能把他们重新复活,因此就算是皇帝,遇到这条线,也得抓瞎。

    有人也许就会说:大明武学院同样是勋贵培养器啊,怎么不被扼杀?

    三年之后,武学院每年才一千五百人毕业,而这些人,分散到大明的各支军队中,在战争中活下来的,不到十分之一,能够爬上高位的,更是少之又少。就算他们爬上去了,也会被其他的派系同化,形不成自己的势力集团。

    而团营就不同了,十余万将士,自身就是一个强大的集团,文官和太监们已经各自划分了势力范围,将团营搞成了老弱集中营。

    但它的底子在啊,如果灌输进武学院的军官,并形成自己的体系,那就没有其他派系什么事了。

    因而据此可知,陈金的做法,就触及到另一条底线:政权的派系稳定性。

    自从杨廷和进入内阁之后,大明王朝的政治派系,已经从刘老大的一支独秀,演变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即以朱刘体制为中心,以李、杨辅佐为基本点。

    要理解这一点,并不难。

    朱寿,是大明独一无二的权力中心,重八哥建立的集权制度,让他不会像宋朝那些前辈皇帝一样苦逼。

    朕即天下,是明朝政治体制一个很鲜明的特征,没有任何强力约束的君权,仅次于“我大清”的奴化制度,可以排到中华文明专制史的第二位。

    但朱寿只是一个少年,智商虽高,但政治能力极差,因此随身流公公刘老大就成了他的有益补充。

    在一个新的刘老大没被培养出来之前,朱刘体制是不容许被动摇的,这就是原本的历史上,刘瑾能够权倾天下的根本原因。

    刘瑾之后,再无刘瑾,只不过是因为朱寿已经长大。

    他的政治才能,已经能够匹配他的胡闹程度:大约九年之后,正德十二年,在居庸关,他没杀了巡关御史张钦,就能说明捣蛋皇帝的政治智商,已经上升到了很高的水平。…。

    朱寿既然已经长大,那自然就用不着刘公公的面授机宜了,这就是前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告诉严嵩的“兔死狗烹”。

    暂且把刘老大的死因放下不提,这是两年后的重点章节。

    还是回到正德三年的年初,朱刘体制并没有崩溃,李杨辅佐这两个基本点,自然也不能散伙。

    陈金能够通过王昭妃的枕头风,逃离广西那个是非之地,回到南京钓鱼养老,那么就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了新难题:后妃干政!

    西汉亡于什么?大唐衰落于什么?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女人,不仅仅能够顶半边天,她们还能毁了另外一半的天空。

    后妃干政,会让本来就很脆弱的正德朝政治生态系统,走向崩溃的边缘。

    因此陈金的作法,只是一个导火索,他升不升官,买不买官,其实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为王昭妃辟出了一条政治小道。

    因此,王昭妃的不知进退,触犯了大明朝很敏感的一条政治底线。

    朱寿心里怎么想的,大臣们并不清楚,太监们也越来越难揣摩少年皇帝的真实意图。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陈金交钱了,王昭妃收钱了,陈金从广西撤离了。

    因此,李东阳能不火大么?

    他是首辅,触及底线的事,他应该第一个站出来反击。

    在这个时候,私交、私仇、私恩,都不是重点,李东阳的眼里,只有一条红线:整个文官集团的利益。

    这条红线在刘老大的眼里,反而不那么重要,因为太监和后妃,是天生的盟友!

    当后妃们站出来的时候,她们能想到的第一个帮手,绝对不是皇帝这个枕边人,而是天天侍候她们的太监们。

    当然,后妃跟太监一样,扯大旗作虎皮的事,也是得心应手,皇帝这个名头,就是他们最大的依仗。

    在这一点上,以李东阳为首的文官各派系,和王昭妃、刘老大等人,站在了完全不同的阵线上。

    朱寿也许真不明白这一点,也许是装不明白,不管怎么样,李东阳都会用自己的方式,让朱寿明白:大明的江山,不是这么玩的。

    因此李丞相的第一招,就打到了张彩张老帅哥的身上。

    话说张帅哥最近也倒霉的,先是被自家老大涮了一通,然后又替王昭妃收黑钱,临到头了,还被李丞相参了一本。

    于是张帅哥也愤怒了:李宾之,你真当我张尚质是泥做的么?

    “欣闻相门如市,山东巡抚朱钦一事,还望李少师不吝指教。”张彩挥笔写下一封书信,派亲信送到李东阳手上。

    他准备跟李东阳打上一场硬仗,让李丞相知道,张尚质的手段,并不比李宾之差多少。

    李东阳的奏折和张彩的私信,让正德三年的政治风波,越演越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