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正德王朝 > 第三十七章 政客与流氓

第三十七章 政客与流氓

作者:五月天的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正德王朝 !

    要理解李东阳和刘老大之间的明争暗斗,我们就要认真分析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每个政治问题,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有着自己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根源,那种一拍脑袋就能治理国家的,绝对是主角模板开到了逆天的程度。

    先来看一下李东阳的这记夺命封喉刀。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制度,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

    从朱寿下决心开辟二十口通商,展开他的大航海时代开始,伴随而来的负面影响和各种麻烦问题,将在数十年内,都令他焦头烂额。

    相比较而言,市舶司的问题,反而是其中最不起眼的。

    大明高富帅李东阳是什么人?他是浑身没有一点破绽的政客,无论什么对手,都很难找到搞掉他的方法。

    朱寿的开海政策,存在的问题非常多,明眼人都瞧着呢,但谁也不会傻到去说破。

    那李东阳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呢?

    原因很简单,市舶司的问题虽然小,但却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它关系到钱税的流向。

    在前文我们就说过,明朝的市舶司,主要干一件蠢事,就是把大明政府的钱,无偿的交给外国商人们,让他们高兴而来,欢喜而去,体验到“中央王朝”的滋味。

    官员们真的都是傻蛋?

    事实并非如此,商人们都能意识到的问题,比他们聪明得多的官员,自然早就认识到了。因此提举市舶太监熊宣才说:皇上,这样不行,我们得收税,多少都要意思一下,不然外国佬还以为我们大明人都是傻子。

    穿越前的朱厚照,对海洋没有一点兴趣,因此也就不鸟熊宣,反而降旨训了他一顿。

    穿越后的朱寿,在大航海时代的刺激下,把脚步又迈得大了一点。都开了二十个通商口岸了,除了东海公司的两个专用港口外,在其余十八港口,居然没有收税的专门机构!连市舶司,也还是原来那三家。

    各国海商,只能把三十分之一的商税,交给东海公司。而大明的海商们,甚至大肆偷税漏税,跟东海公司勾结,把原本应该交给朝庭的税收,以很低的代价,交给东海公司。

    这下子朝庭的文官们不干了,东海公司是皇帝的内库,由太监们掌握,领头的是八虎之一的罗祥,人称“穷凶极恶”,谁敢找他要钱去?

    市舶司是太监管,东海公司也是太监管,看着白花花的银两流到皇帝的内库,文官们的意见很大。

    朱寿虽然蛮横,但朱厚照的记忆依然存在,知道朝庭的规矩,于理于法,二十个港口的商税,都应该交给朝庭。

    那么就产生了几个很大的问题:是交给中央呢,还是交给地方?东海公司呢,要不要交税?如何禁绝走私?如何收取并运送税银?

    更深层的问题也产生了:东海公司的红利、夷州的移民费用、皇帝的开海政策花费,应该由国库负责收支呢,还是由内库负责收支?

    李东阳扔出一个小问题,不足以激怒朱寿,但这个问题却牵连着无数大问题,太监集团和文官集团、中央和地方、国库与内库等等,都在这些问题的圈套之中。

    从技术层面来讲,这个问题,在大明属于死结,很多有见识的高级官员都意识到了这些,但都想不出解决方法。

    因此李东阳一提出来,大家都明白,这一刀,正砍在皇帝开海政策的软肋上,无从招架。…。

    李丞相岂会只有一刀而已?

    这一刀不过是小试,看看皇帝的反应,接下来的数刀,就将是“内库开支问题”、“东海公司管理问题”、“港口的规范问题”,总之刀刀都将砍得皇帝眼花缭乱,最后他会提出一个解决方案:皇帝啊,咱们还是玩玩宫女好了,不要去大海上搞东搞西了,这样不好,至于倭国、夷州什么的,还是算了。

    李丞相玩政治的功力,在正德朝前期可谓是独步天下,甩了刘老大好几个街口,也就后期的杨廷和,能够望其项背。

    他的这些刀法路数,刘老大、焦丞相、杨丞相都是非常熟悉的,大家都是治国能臣,小皇帝不清楚,他们还不清楚么?

    但怎么破?三人都犯了难。

    这不是阴谋,李东阳很少玩阴谋,这是堂堂正正的治国之道:经济和税收都搞不好,还扯什么倭国、夷州?简直是乱弹琴。

    因此不管何种派系,都必须正视这个问题。而开海派,更是需要认真解决问题,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李东阳不耍阴谋,但不代表刘老大不耍啊。

    我们都知道,焦丞相是大明最有文化的流氓,那么身为他的大哥,刘老大的流氓招数,岂是可以轻敌的?

    暂且先放下李东阳的治国阳谋,我们来看看焦丞相提出的两个彻查。

    首先,查盐课。

    大明帝国的盐引制度,从重八哥设立那天起,就被人批得狗血淋头,在这儿我们就不重复了。

    焦丞相这个阴谋,是如何给李丞相下套的呢?

    还是让我们回到去年年初的时候,当时盐法已经日渐崩坏,边库空虚,开中之法不行了,怎么办?

    朱厚照就派了大臣王琼、张宪去清理,这下子机会来了。

    一个制度,如果不改,钻空子的机会也许不少,但只要一改,那就不是空子了,而是窟窿!这一点,在后世的某国改革中,表现得极其明显。

    大明也是如此,偌大的窟窿被人钻了,而钻的人,肯定是皇家国戚,话说一般人还没这么大胆子。

    庆云侯周寿彧、寿宁侯张鹤龄,就是这两个皇家国戚,各自派家人,买了长芦、两淮的盐引。

    周寿彧的庆云侯是追封,原本为长宁伯,他是孝肃皇后的弟弟。孝肃皇后周氏,是明英宗的贵妃,宪宗的生母,孝宗的祖母,朱厚照同学的亲生曾祖母。

    而张鹤龄呢,那是朱厚照同学的亲舅舅。

    因此当时的户部尚书韩文坚决不同意这两个蛀虫偷取国家财产,对,就是那个五十三人反动集团的创始人韩文,真是哪里都有他啊。但是朱厚照私自下了旨,准许了这两个家伙对国有资产的强占。

    太监们看到国舅们抢东西,自然也眼红啊,于是织造太监崔杲也想要长芦的盐引,当时的丞相刘健与李东阳都极力反对。

    这下朱厚照不高兴了:国舅们抢东西,你们要管;宫奴抢东西,你还是要管,有没有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皇帝和丞相们斗了半天,最后各退一步,依户部的意见:给一半就行了。

    那负责这件事情的是谁呢?巡盐御史王润、运使宁举和杨奇等。

    王润和杨奇,是李东阳的门人。宁举,是刘健的门人。如今宁举和杨奇都已经离职,在职的,只有巡盐御史王润。

    焦丞相提出彻查,但是两个国舅谁敢去查?太监集团怎么去查?…。

    因此目的就很明确了:李丞相,把你的学生交出来当替罪羊,免得国舅和太监们轮流上前,把你扁成狗肉之酱。

    那么查内甲字库呢?对李东阳又有什么杀招?

    如果这么想,你就错了,焦芳是大明最有文化的流氓不错,但他毕竟学富五车。刘公公呢,更是有着“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名声,看他把曹老农民和许老头搞进武学院去坐冷宫就知道了。

    查盐课是搞李东阳,但查内甲字库,就跟李东阳没多大关系了,刘老大的目的,是搞掉一批跟自己不对盘的朝中官员。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首先来看内甲字库是干什么的。

    内甲字库,就是十大内库之首,隶属于内承运库,负责贮藏银硃、黄丹、乌梅、藤黄、水银诸物,由内承运库掌印太监陈敬负责。

    有人就会觉得奇怪了,陈敬,不是朱寿同学的三小虎之一么?刘老大搞他干嘛?

    这么想的人,是不清楚十库的运行规则。陈敬是掌印太监没错,但他只负责保管贮藏,对于货物来源、使用去向等,一律不负责。

    那么谁有义务管这些呢?

    我们先来看银朱等物是干什么用的。

    据《本经逢原》记载:“银朱,水银和硫黄煅炼,专杀虫治疮,以毒攻毒而巳”。

    黄丹,又名铅丹、铅华,用铅、硫磺、硝石等合炼而成,治吐血和咳血。乌梅和藤黄,也有治各种血症以及止血的功效。

    读过明史的人,都知道孝宗死于“鼻血不止”,而朱厚照最后是“吐血而死”,至于具体死因,众说纷云,不一而足。

    不过根据历史上的朱厚照同学喜欢跟西藏番僧们一起炼药玩的习惯来看,这内甲字库,无疑就是专门配合朱厚照炼丹玩的。

    至于吃了是成仙,还是治病,这个就无法考证了。

    朝庭中,哪些部门有义务陪皇帝炼丹玩呢?

    第一个,自然是神棍集中营钦天监;第二个,是太医院;第三个,是户部,这些都是雷打不掉的。

    这些部门都不是要害,刘老大上位之后,也没腾出手来收拾他们,这下终于抓住机会,自然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果然没过几天,刘老大就借着这事,搞掉了一百七十三名文官!

    看到这儿大家就明白了,李东阳砍了皇帝和开海派一刀,刘老大不仅回砍一刀,还顺势砍倒了一片他以前来不及收拾的。

    所以说,文化人和有文化的流氓之间,斗争那叫一个复杂多变啊,不仔细分析,还真不知道他们在干嘛。

    朱寿也不明白,不过不要紧,他是皇帝,有权利不明白。某位伟人不是说过:下属们争得越厉害,打得越凶,证明你的领导才能越高。

    于是莫名其妙就符合了伟人评语的宅男皇帝,很爽快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宣,改市舶司为海关,统筹各地税赋;彻查盐课、内甲字库两事,若有作奸犯科之人,决不姑息!”

    不管东风西风,我自巍然不动,朱寿此举,倒也颇有几分帝王风范。

    宅男,果然是一种单线条的生物啊。

    列位大臣可就傻了眼:这不是乱拳打死老师傅么?还有,皇帝陛下,什么是海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