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彼岸变天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手榴弹

第一百四十五章 手榴弹

作者:拉姆斯菲尔德斯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彼岸变天 !

    “玻璃?那破东西少爷您拿来做什么?”紫绢吃完饭放下碗筷问道。

    “暂时不告诉你,过上几天你就知道了。”杨思辰伸手摘掉了紫绢嘴边的饭粒。

    之前杨思辰知道这个时代早就有了玻璃的生产技术,不过只能小规模的手工生产,而且多为奢侈品种,绝大多数是小件容器和装饰品,价格也颇高,也有透明的玻璃器,不过比较稀少,多是通商海外的广东、福建那边带来的,松江也能看到一些,但东西不太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即便是稀罕的物件,华夏人也不感兴趣,而且这些黄毛绿眼的洋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他们与明朝通商多是贩卖瓷器、茶叶、丝绸等物,而传入中国的就是他们在海船吃的粮食,比如说番薯、辣椒等物。

    过了几天,杨思辰将瓷厂的人全部认全了,万随也带着人和砖头从铁厂回来了。

    万随一回来就找到了杨思辰,拿出图纸对杨思辰说道:“少爷,杨德思修改了您的图纸,将上面一丈半全改成竹竿支撑,竹席围住四周里外抹上黄泥的样子了。”

    “这样也成?”杨思辰问道。

    “嗯~”万随摸了摸下巴说道,“杨德思说这样省功夫,我当初问他结实不结实,他拍着胸脯保证五年之内只要不碰上特别大的风灾就塌不了。”

    “那就照着杨伯的意思建吧。建好之后帮我烧些东西。”杨思辰说道。

    万随见杨思辰没打算说是什么,于是也没问,点点头离开了。

    …………

    玻璃的原料在瓷厂很容易弄到,长石是陶瓷釉料的成分之一,虽然作为釉料其中混入了不少氧化物,但是提纯后对于玻璃烧制影响不大;二氧化硅说白了就是河底的沙子,拿着簸箕筛子下河去筛就是了;氧化钙则是石灰石,可以直接从市面上买。至于制造高级玻璃所需的纯碱,则也可以从市面上买到,只是价格非常贵罢了。杨思辰这次做玻璃压根就不是想搞艺术品,所以也没必要用纯碱。不过这会儿连烟囱都还没影儿,倒也不急着把原料全弄出来。

    过了五六天,杨思辰同瓷厂的人都混得脸熟之后才开始准备烧玻璃的原料。沙子石灰都很容易就弄到了,可是钠长石这东西却让杨思辰犯了难——杨思辰之前对开矿一类的事情接触不多,对各种矿物的认知还停留在书本上,一见到瓷厂仓库里的各种原料立马头就大了。在后世还能求助于无所不能的百度大神,这会儿杨思辰可是彻底没辙了。

    好在万随对各种矿物了解甚多,听到杨思辰一番模糊不清的、模棱两可的、莫名其妙的、语序不通的表达之后,在仓库里翻找了一番,终于找到了两种颜色形制同杨思辰说的差不多的矿物。

    杨思辰见此松了口气,好歹不用像之前自己想象的那样杂七杂八地配上一大堆一股脑放入窑里烧了。

    至于烟囱改造的事情,也非常顺利,原来的烟囱就是一些竹竿插在地上围上竹席再抹上泥巴的东西,几个人稍微用力推几把就倒了。待过了一天半,铁厂那边派来了十几个壮劳力弄来水泥砖头,连地基都挖了一半了。剩下的活计就好办了,十几个人两班倒,三天之内就差不多了。

    杨思辰找来六个大陶碗,按照不同的比例配好料,磨好拌匀后放入陶碗内。为了避免烧制后玻璃和碗壁粘在一起,杨思辰还特地在碗里垫上了几层湿宣纸。

    又过了五天,万随见烟囱已经可以用了,于是决定烧些瓷器试一试。杨思辰这才找到万随提出将那六个大碗放入瓷窑一起烧制。

    万随尽管觉得莫名其妙,但是由于这次是试烧,烧好烧坏损失都不大,所以就同意了。

    待这批瓷器出窑,已经又过去了两天,杨思辰迫不及待地从万随那里接过那几个大碗,小心翼翼地放到事先准备好的装有沙子的铜盆里,待其完全冷却后方才让紫绢用小匕首将陶碗击碎,用水洗去表面的黑色碳化物。

    “琉璃!千金难求的五彩琉璃!”万随忽然喊了出来。

    那些工人一听立马呼啦啦全围过来了,指着那块东西窃窃私语起来。

    彩色的玻璃在这个时代可是个稀罕物,一块碗口大小的起码能卖到一千两银子!

    “敲成碎渣。”杨思辰淡淡的说道,全然不顾人们惊骇欲绝的目光。

    什么?万随差点疯掉了,难道少爷失心疯了?

    杨思辰一瞪眼:本少爷是钱多得烧包的主儿吗?这玻璃坨子原料无非是氧化钙、二氧化硅和钠长石。氧化钙即石灰石,二氧化硅就是沙子,钠长石更简单,占地壳总重量的近一半。原料十分易得,造价极其便宜。见大家稀罕,他干脆宣布开始批量生产,所有工人都发一坨,作为大伙儿辛苦这几天的礼物。

    啪啪啪……工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惜这些满脑子发大财的人们没有想到,既然能批量生产,这玩意的价格恐怕不会像以前那么坚挺。

    因为没用纯碱,这个玻璃含杂质较多、透明度较低、还有点脆,并不适合做器皿、镜子和用来代替糊窗纸。不过杨思辰造玻璃的最主要的目的却不是卖钱,玻璃渣、硫磺粉、磨毛的铜丝卷,摩擦发火……手榴弹的拉火装置就做成了。

    接下来则是弹体了,为了爆炸后破片能朝所有方向无差别覆盖,设计的弹体为球形,而为了加工简便,球形弹体则被分成两半来铸造,中间用青铜连接在一起。**的威力只有梯恩梯的七分之一,按照后世手榴弹装药量下限和球体积公式计算可知,手榴弹装药的内腔至少需要6.4厘米的直径,引信管位于弹体外面,只有一头插入弹体,这样只占用很少的弹体内部空间,可以增加装药量。外壁则为0.46厘米厚的铸铁壳,全弹直径7.4厘米,同样按球体公式可知铁壳体积约为57立方厘米,铁比重7.8,则铁壳重440克,加上250克装药、30克的引信管,全弹重约720克。弹体上则事先用模具压出纵横交错的沟槽,爆炸时预制破片飞射,威力更加强大。

    二十世纪地手榴弹重量在300-600克。有个头小的才120克。杨思辰地手榴弹确实重了点。但想到后世的球迷们能把一斤多的矿泉水瓶子从看台扔到球场中间去。一斤三两多的手榴弹虽然重了点,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地。

    至于为什么不用这个时代已经出现的钢轮发火装置,原因很简单,根据杨思辰所能获得的资料,钢轮发火装置体积不会小于一百五十立方厘米,按照之前的计算,这个引信对于手榴弹而言无疑是太大了。另外还有一点,钢轮发火装置在朝廷管制范围之内,一旦被查出来私自使用,那可能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手榴弹虽然在海战中用途并不大,但是在地面战场上作用可不小,尤其是步兵可以用其阻挡骑兵的冲锋,如果能够制造出掷弹筒一类轻便易携的远程投掷工具的话,那通古斯野猪们引以为傲的骑射功夫在杨家军面前就成了一个笑话般的存在!

    之前杨思辰已经向杨德思等人说了自己的想法,杨德思等人虽然有些怀疑,但是还是按照杨思辰的要求准备好了东西。现在这玻璃粉弄成了,杨思辰也没有理由再在瓷厂待着了,立马吩咐齐成驾车赶往船厂。几个小丫头早就有所准备,得了消息立马收拾东西跟着上了马车。杨思辰之所以选择在铁厂试验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杨家在松江府本地的产业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船厂和铁厂,铁厂里高炉锻炉炼钢炉一大堆高危设备,自然不是试验手榴弹的地方。船厂就建在河湾处,附近就有一片芦苇地,手榴弹扔到里面倒也不怕炸着人。

    到了船厂,杨思辰立马开始组装发火装置——将硫磺粉、玻璃渣子混合之后装入铁皮卷成的小管,再插上一根细铜条,一个原始的摩擦发火装置就做好了。只是效果确实不太好。杨思辰无奈,只好找来王大海段喜生等人商量,花了一整天的功夫,在众人的努力下方才将摩擦发火装置完善了起来。

    之后杨思辰打算亲自示范使用方法,不过由于手榴弹是朝廷馆子物品,只有夏忠等少数亲信在旁边管控。杨思辰先扯下铁盖儿,右手持弹举起,左手手指勾住绳圈一拉,铜丝和玻璃渣硫磺粉摩擦发火,滋滋冒出一股黄烟,再用力把它扔出去,信管中的延时导火索有一寸半长,等它燃到火药中,手榴弹就炸开了,从拉火开始大概是四秒钟的时间。

    “轰!”的一声巨响,手榴弹在二十米外的泥潭里爆炸了,炸起了一大片泥水。

    “少爷,这手雷比起朝鲜之役咱大明使用过的炸炮威力差上不少,但是体积小重量也不大,一个人就可以投掷,不像炸炮,只能埋在地里等人来踩。另外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一般人一看就会。”夏忠跟着杨老太爷上过战场,对此最有发言权。

    杨思辰说道:“确实如此。剩下的事情忠伯您来安排吧。”